跳到主要內容

Re: 配合修改介面的心得

單元測試終於結束了,雖然之前就預期介面修改會很麻煩,在寫測試計畫與測試時,才真正的體會真的是suffer。僅僅改小小的一段,得了解這段程式碼到底在幹什麼,才知道改了這段對程式有什麼影響,程式碼嘛大家也知道,有時候看半天也不知道到底他為什麼這樣寫,或者他這樣寫會有什麼影響,甚至是自己以前寫的也要花點時間回想為什麼要這樣寫。在寫測試計畫時,在找這段改完會有什麼特徵可以觀察的到。有時候寫在特殊的檢查機制,正常來說不會發生,要測通常得bk配合給錯誤資料或自己在程式碼中作手腳。總之寫測試計畫跟花在改的時間可不遑多讓,有時還覺得毛毛的,有種「這段真的這樣測就好嗎?」的想法。
我一直在想,如果下次要作類似改介面的事,要怎樣作,才能減少測試的成本與錯誤發生的情況。我又重看「重構」這本書有關介面修改和測試的部份。配合「重構」所介紹的方法與我們開發現況,我有幾點建議。
1.舊有的介面暫時不要移除,等整體連結測試完成,再看是否需要移除。
不移除的原因主要有幾點。
a.可階段性修改,測試。
在大幅度翻修介面時,像這次多對多的介面修改,改的初期希望可以先對同樣介面修改
處先作測試,在一步一步修改不同的介面,如果拿掉舊介面,我們必須一次就把他改完才能測試。
b.比對測試。
當舊介面與新介面產生的結果不同時,可以馬上就知道哪裡不一樣,也可利額外的測試函式來進行比對。
c.配合舊有程式邏輯
有時候舊程式邏輯是配合舊介面所得出的資料,而且大部來說更改舊有程式邏輯並不是好的修改方法(太複雜了),通常我們會把新介面的資料改成跟舊介面所得資料一樣,當有舊介面時,我們就可以較容易比對、產生相同邏輯的資料。
當然把舊介面移除有時是控制舊介面的遺毒不要殘留,在「重構」這本書建議說有時介面替換太複雜或牽扯太多,無法一次移除介面,可以利用thorw
error的方式並標注不建議使用,來強迫使用介面者必須使用新介面或catch error。不過書中改介面的流程也是在測試完才把舊介面移除。

2.利用中介(轉藉)函式作二段式修改,像GetTWSECategoryIndex(TWSE_SERVID, CBK_CAT_ALL,
vcsCat)這這舊函式,vector同時回傳包含長名和短名的資料,遺憾的新介面並沒有提供這樣的功能,因此在改的時候我們通常要將他轉為我們需要的格式,而有時不是傳回的vector資料格式不符,有時是回傳的bool直改變,舊介面再沒抓到資料會回傳false,而新介面則是傳回一個空vector。這種情形我想到利用中介函式來修改,共同創一個中介函式或類別來轉藉新函式至舊函式的邏輯,例如寫一個類別叫newBkTalk裡面包含GetTWSECategoryIndex這函式,但是他實際的工作是將新介面轉換成舊介面的處理邏輯,而在修改時也很好修改只要把需要換介面處將bktalk的指標轉成newbkTalk即可。
這有兩個好處,1.集中管理,當我們修改時不用再一個個對照,想要換成什麼,並作測試,而當一個錯誤發生,又得重新測試相同的舊介面轉換之處,對每個地方修改只要作一次即可。2.可寫測試函式來測試轉換邏輯是否正確。通常會遇到某些參數帶入時,才發現竟然會與原來預想不同。利用中介函式,可以列舉所有可能進行比對測試,避免轉換出我們未預期的結果,這筆我們在測試還要找各種資料來測所有的結果好很多吧!但是這是在寫測試計畫時才想到的,都已經改完了所以就沒有用了。

暫時寫到這,腦袋裡好像還有一些東西沒表達出來,有點亂,等釐清在繼續寫下去。

對了告訴大家一個方法可以不用登入論壇就能回覆相同主題的方法,只要回覆同一主題至F61RShare@googlegroups.com這裡就可以了。而大家也不需要登入論壇就可以看到論壇討論的文章,只要登入後選擇訂閱論壇文章即可。只有有新主題或文章就會寄信至大家的信箱了。而要發表新主題也只要寄信至F61RShare@googlegroups.com即可。希望論壇能多些水,都乾掉了。

在 2007/3/8,河馬 <hippo_su@yahoo.com.tw> 撰寫:
> 呵呵...原本就有排時間呀.....
> 之前是漏排了吧.....所以我才提醒要特別注意呀....
>
> On 3月6日, 下午11時26分, cccm...@gmail.com wrote:
> > 今天配合bk修改介面,將sysset裡面有用到的函式都改完了,具統計sysset也才僅僅"65"個要改介面的地方,但就搞了我一個下午,才剛剛進
> > 入測試而已。原本看起來只是要換一下函式而已,就像更名一樣,嘿嘿!改第一個,就明顯的體會出沒那麼簡單,除了要找到對應的函式,裡面所該帶的函式也要
> > 稍稍想一下,有時不是一眼就看得出來到底該帶那一個參數,上下程式碼要稍微看一下,就算sysset我幾乎改過一半以上,在改的時候也會稍微猶豫一下。
> > 果不其然,全部修改完成後,編譯後,開始測試時,果然輕易發現一個bug,天知道還有多少bug藏在裡面。有時候某些函式只是特殊的檢查機制,只在特定
> > 時候才可能發生,有可能出了一兩個版本才會發現吧。嘿嘿!最近又找到一個至少是180版本之前就存在的bug,這種bug可是四處存在的。我可以想
> > 像,IMMain此版bug爆增的慘狀了。
> > 這是我改完的建議,是類似這種重構,應該正式的排入時程,而且時程還短不得,正常來講應該是改一個測試一個,而且像這次是多介面轉成同一介面的,要帶入
> > 適當的參數,程式碼有時要還要稍微理解一下,可不是簡單的替換,如果以改一個測試一個來說,一個大概平均也要十分鐘吧,那麼sysset要650分鐘,
> > 也就是大約11個小時,1個半天,當然這是最佳狀況,如果從與熊共舞所提出奈米完成度來看,大概乘以2是合理認為70%有可能達成的機會。所以
> > sysset光改介面應該可以排三天吧。不知道IMMain要排多久?
> > 其實我有另一個想法,應該先開新介面,將舊介面先轉藉到新介面上,等於是說舊介面底子是用新介面的函式,先看看運行是否有問題,沒問題的話,就可以利用
> > 舊介面轉藉新介面的原理一對一對轉,也就不用一個一個測試了。這是重構那本書提供的作法。
> > 不過如果依重構的正常作法來說的話,得先預想所有測試案例,對每次重構都得保證和原來程式運算出來的結果需一致,當然我們是沒有作這種事。重構的兩難是
> > 沒有新增新功能,看不出實際的效果,但他的確會把系統架構改的更好,但所花的時間並沒有想像中的少,尤其花在測試的時間。
>
> --~--~---------~--~----~------------~-------~--~----~
> 您收到此郵件,是因為您訂閱了 Google 網上論壇的「個金產品研發處分享論壇」
> 群組。
> 如要在此群組張貼留言,請寄電子郵件至 F61RShare@googlegroups.com
> 如要取消訂閱此群組,請寄電子郵件至 F61RShare-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 如需更多選項,請造訪此群組:http://groups.google.com/group/F61RShare?hl=zh-TW
> -~----------~----~----~----~------~----~------~--~---
>
>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勝券在握

其實這本書,感覺上寫的有點雜,比上一本講巴非特的書更難懂,兩個講的東西其實是一致的。投資原則便是先選產業,再選公司,慎選時機進場。只買了解的企業是價值投資一貫的原則。價值投資的書大概就先看到這裡了,彼得林區不知道是屬於那一類的,接下來大概會看這部份的書。暫時的目標是把杜金龍介紹的書單看完,真的還不少。接下來的投資會以巴菲特的方法來做,感覺上這比較適合我,練習把漲跌不當一回事,對我而言真的很重要。期權大概不會再玩了,買了以後一直在看漲跌,令人受不了。工作時都不能專心。 就價值投資人而言,真的不需要我們的產品,因為第一點就把我們程式特性打死,不理會股票市場的漲跌,這樣報價功能就沒什麼意義了,價值投資根本不需要技術分析,除非我們能提供相關價值投資的資訊,但我們基本分析真的很爛,看不到什麼資料。有機會我來思考一下價值投資到底要什麼資料,能不能把他寫成一個可運用的程式。 以下是我認為重要的書摘,其實這也只包含最後一章,我認為也只有這章值得做書摘。 巴非特相信使用短期價格來判斷一家公司的成功與否是愚蠢的。取而代之的是,他要公司向他報告因經濟實力成長所獲得的價值,一年一次,他固定檢查幾個變數: 初始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營運毛利、負債水準與資本支出需求的變化。 該公司的現金產生能力。 如果這些經濟指標正在進展,他知道長期下來,結果會反應在股價上。短期之內,股價所發生的是是不合常理的。 投資策略 不理會股票市場每日的漲跌 不擔心經濟情勢。 買下一家公司,而不是股票 管理企業的投資組合 巴非特原則 企業原則 這家企業是簡單且可以了解的 了解一家企業如何產生利潤的相關經濟活動。 這家企業的營運歷史是否穩定 他必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這家企業的長期發展前景是否看好 市場特許權,五力分析 經營原則 經營者是否理性 理性的經營者將只會把多餘的現金,投資在那些產生較資本成本報酬率為高的計畫裡。 經營者對他的股東是誠實坦白的 報告時能知道營業部門如何營業,坦承失敗,了解公司的目的是使股東權益報酬率達到最大。 經營者是會盲從其他法人機構的行為 當心『其他公司也這麼做,一定沒問題』為自己行為辯護的經營者。衡量經營者競爭力的一個方法是,看他們如何運用自己的思考能力以避免依附群眾心理。 財務原則 把重點集中...

10/17部會心得

其實部會一開完,我就想寫了,只是最近沉迷於小說,直到今天才有開始動工的心情。 業務的報告部份就不要講了,一點都不感興趣,講的好像會大賣的樣子,薪水有增加再說啦! 技術方面, DQ 做的功能好像挺有意思的,不過感覺上沒人看出他的價值,不過我覺得最佳的 UI 還是 vs 2005 為主,如果要研發基底的 UI 我覺得要以類 VS 為目標。金融網的東西也令人興奮,我本來就覺得網頁的東西潛力無窮,雖然是抄的,不過覺得還不錯,網頁互抄比 AP 互抄容易多了,很多 AP 的功能要模擬出來,真的比想像中難太多了。雖然金融網聽到最後我睡著了,但我非常期待他下一版能帶來什麼。好吧!說一下我們這邊技術心得,看起來炫,但是我一點都不心動,因為我想不到這東西能增加我們產品的價值嗎? 這場部會最棒的是最後副總的報告,這是第一次瞭解整個產業環境與我們的應對方法,這樣我才清楚為什麼要成立那麼多非資訊本業部門,金融網成立的原因何在,產業鏈垂直整合的價值在哪裡。但是會像如規劃中的成功嗎?其實從旁觀察規劃與現在實際的運作,我抱的期望沒那麼大,不過這是有意思的夢,就看能不能實現囉! 不過在會中,我就想到一個我覺得可以配合上我們的產業架構,而且還不錯的商業模式,這也是我想寫這篇心得的原因。 在副總的報告中,提到金融網是為了提供一個入門的金融資訊,接觸最底層不付費的又想看金融資訊的民眾,其實我想到更進階的是接觸所有上網的人。而這功能結合 43thing 與財務規劃(參考 到底要賺多少錢才能退休呢? )你要作這些你想要做的事情(如遊學、旅遊)或退休,你到底要賺多少錢,然後開始洗腦光靠上班的死薪水是達不成這些目的的,所以要開始投資,投資如何規劃,就是要買我們的金融產品,一步一步引君入彀。這功能主要的對象就不只是想投資的人,而是所有的人,只要你心中有任何的夢想,而這夢想需要錢來達成,就需要這個工具。這就是把基底做的更大,個體經濟學常用的互補效應。所以這功能包含紀錄你要達成的夢想,財務管理包含薪資增加目標、稅務、相關的投資規劃與風險等。目標就是吸引所有人來理財、投資。 另一方面,我想倒也有一些人就是他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學如何投資或操作股票,他們只想跟老師聽名牌,那這個就可以結合 blog 的功能來作,吸引一些老師來 blog 建立個人投資說明,開發一個跟單工具,這跟單工具可以比較所...

借助 AI 除錯:解決登出時的解密錯誤

  前言 最近遇到一個有趣的 bug,趁這次機會試試看用 AI 來協助除錯。整個過程蠻有收穫的,分享給大家參考。 問題發現 Bug 描述 在測試登出功能時,發現 app 會發生 crash。追蹤後發現是在登出時,API 會呼叫底層的解密函式,但解密用的 key 明顯有問題,導致解密失敗而引發錯誤。 由於這段流程是另一位同事負責開發的,程式碼邏輯比較複雜,短時間內看不出根本原因。於是先採取防禦性做法: 如果 key 為空值,就將解密失敗的錯誤吃掉不處理 。判斷後認為這樣不會影響 UI 操作,因為登出後 key 會重新取得。測試後確認沒問題,就先把這個 bug 暫時壓下來了。 深入追查 第一回合:初步分析 趁著有空檔,決定詳細釐清這個問題。想試試 AI 的能耐,於是下了第一個 prompt: 分析 SessionManager 的 processEncryptedData 方法中,為何會發生 bytesToTrim > currentLength 的錯誤?從呼叫該方法的地方分析可能發生的原因。 AI 給出了幾個可能的原因: 加密數據損壞或截斷 網路傳輸過程中數據包丟失或損壞 API 回應中的加密字串不完整 解密後的最後一個字節值異常大 錯誤的加密算法或密鑰 使用了錯誤的解密密鑰或 IV Session key 交換失敗,但程式繼續使用無效密鑰解密 解密產生亂碼 Hex 字串轉換錯誤 包含非法字符、長度不是偶數、部分缺失等問題 AES CBC 解密失敗但沒有檢查錯誤 Whitebox 密鑰準備失敗 IV 不匹配 數據長度不符合 AES 塊大小要求 PKCS7 Padding 格式錯誤 加密時使用了錯誤的 padding 方式 最後字節不是有效的 padding 長度值 (1-16) 多重解密處理錯誤 數據被重複解密或解密順序錯誤 記憶體緩衝區問題 緩衝區大小分配錯誤或溢出 AI 也分析了呼叫鏈: API 回應 → DataTransformer → CryptoHandler → decryptSessionKey → processEncryptedData 評估: 這些分析大多是從相關函式內部找錯誤,但沒有太大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