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分紅型保單

昨天下午接到一個要作投資介紹的電話,想想當時沒什麼bug,就去聽看看。下去一看,就看到兩位美女,眼睛登時亮了起來,根據判斷應該是一個老鳥帶一個菜鳥,跟我作介紹的那位美女真的很正,那天早上我還在感嘆,最近上班路途都看不到什麼美女。好久沒跟這種等級的美女談話了,感覺真的很爽,就算是被推銷也很爽。其實這分保單,很適合我,我一直想將一部分的資金丟進這種固定收益的投資裡,裡面提得利率很吸引我,當然我知道不可能年年有那麼多分紅,不過他的固定收益看起來有5%,還不錯。

其實我覺得她跟我推銷的話術,對我完全沒有用,因為從她推銷講的幾個重點,從準備退休預期資金、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投資、此保單可隨時提領利息的優點等,其實都不是很吸引我。可是她應該看出我的眼睛充滿著微笑,沒辦法太久沒跟美女談話了,無論講什麼我都會很高興。不吸引我的原因:

  1. 從退休金額這點來說,以我的生活費計算出我的退休基金,但我的生活費實在太低了,算出來只要五百萬,她也很訝異我的生活費如此的低,其實原因在於,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不花這麼少怎麼存的到錢。我覺得她如果聽到我的生活費用那麼低,她應該猜得出我是單身,沒有女友要供養,花不了什麼錢,其次不應該從我現在的生活費來計算,應該以合理的費用來計算,例如從房租15000+生活費10000+醫療費5000+娛樂費5000這樣較合理一般的生活費用一個月要35000,在乘以12月然後乘以20年再乘以通貨膨脹率約1.2,所以退休金大概要1000萬以上,數字多起來是不是好一點。但其實數字的多寡都不會吸引到我,因為這不影響這項保單的本質,它能替我賺多少錢,對我而言這才是重點。
  2. 不隨景氣循環影響的投資,聽起來好像不錯,但事實上,根據這分保單三項重要利益來看,每月儲蓄利息,到期利息,分紅,除了到期利息不受景氣影響外,另外兩個其實還是受影響,儲蓄利率是隨著銀行利率變動的,這也是隨著景氣來變化的,分紅指的是富邦的投資獲益,如果富邦賺錢分紅自然多,但是景氣不好,賺的錢還有像去年那麼多嗎?終究來講,事實上只有一項不受景氣循環的影響,便是到期利息收益,這部份啊不就跟銀行定存一樣嗎?就算定存利率是浮動的,但是定存與活存的利率差不多就和這個到期率一致嗎,這利率其實隱含著通貨膨脹率啊。所以不隨景氣循環影響,再我眼裡並不成立。
  3. 可隨時提領利息,嗯這大概算第三個我記得的優點吧,其實也不是什麼優點,利息其實不多,只是在保單約期,可以自由動用小部份資金,流動性依然不佳,不解約而要調度使用本金,還是要使用質借的手段。這或許算相對於銀行定存的優點吧!

我覺得中間他有講投資股票或基金,最近市場大挫,可能賠很多,倒不如買她的保單,這是個不錯的突破點,可惜她又繞回不隨景氣循環的觀點。雖然投資股票和投資基金這種東西,在我認知不能和這種分紅型保單相提並論,收益和風險不能相提並論,因為我願意高收益而承受高風險。如果我是她,在她聽到我有投資基金,而基金裡面有一檔是債券的時候,應該可以猜出我投資債券是來降低風險而收取固定收益,那麼就可以提出說,分紅型保單這商品沒有風險,並且其收益甚至比一般債券基金還要高,這種收益較高的投資管道,完全可以取代債券基金或銀行定存。

其實如果我是她的話,我會先從投資組合來講,許多投資書籍(漫步華爾街、自動千萬富翁)說投資組合中建議有一部份要放入穩定固定收益的投資中,一開始就利用這些書中的觀點來說服人,一定要有部份的金額投入穩定固定收益中。再來開始比較一些穩定的收益方案,例如定存或債券基金,甚至穩定而高股利股票像中鋼、台塑等比較這些投資方案,提出此保單對相對於這些固定收益的投資的優點,而不是將這分保單與高風險的投資作比較,這定位不同。或許這樣比可以說服不懂投資的人,但對我這種看了快20本以上投資書籍的人,這種方式不太能說服我。

今天收到她寄的資料後頗失望,裡面沒有我要的資訊,至少她應該寄給我她當天說明投資範例的表格,而不是網站的資料,網路上的資料實在貧瘠得很。如果更好的話,應該是excel表格,裡面有各項利率公式,可依照輸入本金金額與利率、分紅預估最後的收益。如果她能夠用筆電來說服,我想會更棒。不過我收到信之後,才瞭解這是分紅型保單,我應該會去比較其他家的分紅型保單。

當然我對她的好感十足,不僅漂亮,說起話來很有自信,還是同鄉(這招高,拉近不少距離),雖然她推銷的內容,不是很吸引我,但是人吸引我,就算當交個朋友也很好(雖然心中很扼腕她結婚了,但和美女談話心情就是好)。如果收益和其他家保單沒有差很多的話,其他家也不是美女推銷員的話XD,保單內容也沒麼大問題的話,我應該會買。我覺得她應該很有未來性,如果懂政治手脕,運氣不太差,早晚是個副總級人物。

留言

Link寫道…
其實第二次會面,我正跟爆發中的bug奮戰,跟美女聊天很快樂,但是一想到那榮登bug之王悲哀,就不得不趕快上樓繼續奮戰。說實在的,我有以提振士氣的想法下去的。其實就第二次的講法來說,因為我大致想通這個投資的內容,所以其實好不好並不準,從結果來講是好的,因為我簽下合約了。後來其實想想,這篇感想是有問題的。有空我來寫一個我想像的推銷手法,這個有空也不知道要到何時了。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勝券在握

其實這本書,感覺上寫的有點雜,比上一本講巴非特的書更難懂,兩個講的東西其實是一致的。投資原則便是先選產業,再選公司,慎選時機進場。只買了解的企業是價值投資一貫的原則。價值投資的書大概就先看到這裡了,彼得林區不知道是屬於那一類的,接下來大概會看這部份的書。暫時的目標是把杜金龍介紹的書單看完,真的還不少。接下來的投資會以巴菲特的方法來做,感覺上這比較適合我,練習把漲跌不當一回事,對我而言真的很重要。期權大概不會再玩了,買了以後一直在看漲跌,令人受不了。工作時都不能專心。 就價值投資人而言,真的不需要我們的產品,因為第一點就把我們程式特性打死,不理會股票市場的漲跌,這樣報價功能就沒什麼意義了,價值投資根本不需要技術分析,除非我們能提供相關價值投資的資訊,但我們基本分析真的很爛,看不到什麼資料。有機會我來思考一下價值投資到底要什麼資料,能不能把他寫成一個可運用的程式。 以下是我認為重要的書摘,其實這也只包含最後一章,我認為也只有這章值得做書摘。 巴非特相信使用短期價格來判斷一家公司的成功與否是愚蠢的。取而代之的是,他要公司向他報告因經濟實力成長所獲得的價值,一年一次,他固定檢查幾個變數: 初始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營運毛利、負債水準與資本支出需求的變化。 該公司的現金產生能力。 如果這些經濟指標正在進展,他知道長期下來,結果會反應在股價上。短期之內,股價所發生的是是不合常理的。 投資策略 不理會股票市場每日的漲跌 不擔心經濟情勢。 買下一家公司,而不是股票 管理企業的投資組合 巴非特原則 企業原則 這家企業是簡單且可以了解的 了解一家企業如何產生利潤的相關經濟活動。 這家企業的營運歷史是否穩定 他必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這家企業的長期發展前景是否看好 市場特許權,五力分析 經營原則 經營者是否理性 理性的經營者將只會把多餘的現金,投資在那些產生較資本成本報酬率為高的計畫裡。 經營者對他的股東是誠實坦白的 報告時能知道營業部門如何營業,坦承失敗,了解公司的目的是使股東權益報酬率達到最大。 經營者是會盲從其他法人機構的行為 當心『其他公司也這麼做,一定沒問題』為自己行為辯護的經營者。衡量經營者競爭力的一個方法是,看他們如何運用自己的思考能力以避免依附群眾心理。 財務原則 把重點集中...

10/17部會心得

其實部會一開完,我就想寫了,只是最近沉迷於小說,直到今天才有開始動工的心情。 業務的報告部份就不要講了,一點都不感興趣,講的好像會大賣的樣子,薪水有增加再說啦! 技術方面, DQ 做的功能好像挺有意思的,不過感覺上沒人看出他的價值,不過我覺得最佳的 UI 還是 vs 2005 為主,如果要研發基底的 UI 我覺得要以類 VS 為目標。金融網的東西也令人興奮,我本來就覺得網頁的東西潛力無窮,雖然是抄的,不過覺得還不錯,網頁互抄比 AP 互抄容易多了,很多 AP 的功能要模擬出來,真的比想像中難太多了。雖然金融網聽到最後我睡著了,但我非常期待他下一版能帶來什麼。好吧!說一下我們這邊技術心得,看起來炫,但是我一點都不心動,因為我想不到這東西能增加我們產品的價值嗎? 這場部會最棒的是最後副總的報告,這是第一次瞭解整個產業環境與我們的應對方法,這樣我才清楚為什麼要成立那麼多非資訊本業部門,金融網成立的原因何在,產業鏈垂直整合的價值在哪裡。但是會像如規劃中的成功嗎?其實從旁觀察規劃與現在實際的運作,我抱的期望沒那麼大,不過這是有意思的夢,就看能不能實現囉! 不過在會中,我就想到一個我覺得可以配合上我們的產業架構,而且還不錯的商業模式,這也是我想寫這篇心得的原因。 在副總的報告中,提到金融網是為了提供一個入門的金融資訊,接觸最底層不付費的又想看金融資訊的民眾,其實我想到更進階的是接觸所有上網的人。而這功能結合 43thing 與財務規劃(參考 到底要賺多少錢才能退休呢? )你要作這些你想要做的事情(如遊學、旅遊)或退休,你到底要賺多少錢,然後開始洗腦光靠上班的死薪水是達不成這些目的的,所以要開始投資,投資如何規劃,就是要買我們的金融產品,一步一步引君入彀。這功能主要的對象就不只是想投資的人,而是所有的人,只要你心中有任何的夢想,而這夢想需要錢來達成,就需要這個工具。這就是把基底做的更大,個體經濟學常用的互補效應。所以這功能包含紀錄你要達成的夢想,財務管理包含薪資增加目標、稅務、相關的投資規劃與風險等。目標就是吸引所有人來理財、投資。 另一方面,我想倒也有一些人就是他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學如何投資或操作股票,他們只想跟老師聽名牌,那這個就可以結合 blog 的功能來作,吸引一些老師來 blog 建立個人投資說明,開發一個跟單工具,這跟單工具可以比較所...

借助 AI 除錯:解決登出時的解密錯誤

  前言 最近遇到一個有趣的 bug,趁這次機會試試看用 AI 來協助除錯。整個過程蠻有收穫的,分享給大家參考。 問題發現 Bug 描述 在測試登出功能時,發現 app 會發生 crash。追蹤後發現是在登出時,API 會呼叫底層的解密函式,但解密用的 key 明顯有問題,導致解密失敗而引發錯誤。 由於這段流程是另一位同事負責開發的,程式碼邏輯比較複雜,短時間內看不出根本原因。於是先採取防禦性做法: 如果 key 為空值,就將解密失敗的錯誤吃掉不處理 。判斷後認為這樣不會影響 UI 操作,因為登出後 key 會重新取得。測試後確認沒問題,就先把這個 bug 暫時壓下來了。 深入追查 第一回合:初步分析 趁著有空檔,決定詳細釐清這個問題。想試試 AI 的能耐,於是下了第一個 prompt: 分析 SessionManager 的 processEncryptedData 方法中,為何會發生 bytesToTrim > currentLength 的錯誤?從呼叫該方法的地方分析可能發生的原因。 AI 給出了幾個可能的原因: 加密數據損壞或截斷 網路傳輸過程中數據包丟失或損壞 API 回應中的加密字串不完整 解密後的最後一個字節值異常大 錯誤的加密算法或密鑰 使用了錯誤的解密密鑰或 IV Session key 交換失敗,但程式繼續使用無效密鑰解密 解密產生亂碼 Hex 字串轉換錯誤 包含非法字符、長度不是偶數、部分缺失等問題 AES CBC 解密失敗但沒有檢查錯誤 Whitebox 密鑰準備失敗 IV 不匹配 數據長度不符合 AES 塊大小要求 PKCS7 Padding 格式錯誤 加密時使用了錯誤的 padding 方式 最後字節不是有效的 padding 長度值 (1-16) 多重解密處理錯誤 數據被重複解密或解密順序錯誤 記憶體緩衝區問題 緩衝區大小分配錯誤或溢出 AI 也分析了呼叫鏈: API 回應 → DataTransformer → CryptoHandler → decryptSessionKey → processEncryptedData 評估: 這些分析大多是從相關函式內部找錯誤,但沒有太大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