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常識投資法

 雖然說有100條法則,但是我只摘錄我覺得有用的法則。有些法則不是重複,就是根本無法稱為一條法則。

  1. 許多市場的相同性質
  • 任何真正的機會必須建立在紮實的觀察上。
  • 大趨勢提供大機會。
  • 價格需要時間來吸收資訊。
  • 價格漲跌比一般預期大。
  • 價格移動呈現趨勢性。
  • 危機情況和恐慌性殺盤經常發生。
  • 投資需要合理的風險管理方法。
  • 分析必須辨識利多和利空因素,這時候檢核清單很管用。
  • 專家經常出錯,媒體則過度吹噓賺錢很容易。
  • 市場可以化政府干預
    • 政府干預通常不管用,如果市場面對政府干預,應該賭相反走勢,反彈不會持久。
  • 尊重市場,而非尊重專家
  • 擊敗大盤需要相對優勢,永遠不要偏離相對優勢,些微優勢便能擊敗大盤,以21點算牌為例。
  • 長期測試慢慢改善。
  • 瞭解市場行為
    • 股票上市公司通常在初期幾年表現較差。
    • 一連串公開上市與併購案就是股市觸頂訊號。
    • 價格/營收比是觀察未來股價的更好指標。
    • 媒體報導愈多,通常在報導後那段期間的表現低於市場平均水準。
  • 虧損後的分析
    • 你追求的是真正的好機會嗎ㄚ均水準ㄨㄣㄟ?
    • 你是否瞭解市場的運作方式?
    • 你的交易是否根據你發現的大趨勢或市場異常現象?
    • 潛在報酬是否直的你冒風險?
  • 分散投資組合
    • 在一類資產中分散投資
    • 不能資產種類的分散投資較佳
    • 不應該留著虧損的部位。
    • 每各部位都應該有投資的利基
    • 現金也分散投資組合的一部分
  • 評估總體風險
    • 針對每各部未評估在正常環境下最大的可能虧損
    • 把可能虧損金額加大一倍
    • 把可能虧損加總,考量分散投資的效果,在減掉一些
  • 停損-
    • 不砍得決定
      • 你的資金可以承受更大的虧損
      • 你瞭解價格走勢不利的原因,但有信心回轉。
    • 到達停損價位後,符合以下條件必停損
      • 虧損可能嚴重危及財務
      • 對情勢感到困惑
      • 基本面趨勢對你不利。
  • 選擇市場的標準
    • 價格還沒有反應你的預期,或反應最少的地方
    • 如果你盼對錯誤,損失風險最小的地方
    • 最少的隨機因素會破獲你的選擇。
    • 你能擁有流通性最佳的標的。
  • 短期利率趨近通貨膨脹率加經濟成長率,長期利率隨經濟成長率移動。
  • 由供給面推動的市場較難操作,
    • 價格可能受天氣和自然環境因素左右
    • 某些例子,商品來自開發中國家,政治可能不穩定,消息的傳播可能不可靠。
  • 房地場價格往往落後股價
    • 股價是房地場的領先指標,房地產會跟股市兩、三年前的走勢。
  • 有效率的檢核清單,每個以-3到+3分來看

檢核清單

零售銷售額

++

就業

+

住宅

+

消費者信心

+

企業信心

+

工業產值

+

政府預算盈餘/赤字

--

國民生產毛額

++

經濟成長總分 6

工資

--

失業率

++

匯率

+

商品價格

-

生產投入價格

-

產能利用率

+

通貨膨脹總分

0

  • 經濟強勁而通膨溫和時買股票
    • 經濟成長提高企業獲利
    • 低通貨膨脹使利率維持低水準,對企業有利
    • 低利率提高股票鄉對於其他資產的吸引力,推升股價上長
  • 經濟和通膨都疲弱時買債券
  • 經濟和通膨都強勁時買大宗商品
  • 經濟疲弱而通膨強勁很少資產受益,能做的只有抱緊現金退出市場
  • 想獲得優勢,應該選擇較小較未被分析的市場
  • 小公司檢核清單
    • 管理
    • 價值
    • 初期的相對優勢
    • 持續性
    • 產品
    • 因應成長的能力
  • 小公司的估價較困難
    • 只買便宜的離譜的公司
    • 價格取決因素
      • 潛在市場的規模
      • 贏的一部分市場的機會
      • 所需要的資金
    • 佔有小市場的大部分,比佔有大市場的小部份更好
  • 確定小公司生意可長可久
    • 營運能否持久,相對優勢能持久嗎
    • 市場的改變會不會摧毀或增加優勢
    • 競爭者對這個事業有何反應
    • 這家公司犯錯的空間有多大
  • 利多不漲,賣出訊號,利空不跌,買進訊號
  • 小額投資測試想法
    • 經驗是無可取代的
    • 當你身涉其中時,很容易低估你發現的事實
    • 還沒嘗試前,事情往往看起來很簡單。
  • 優良交易模型的條件
    • 合理解釋為什麼他應該管用
    • 只根據歷史資料最有限度的測試
    • 簡單
  • 價格趨勢有統計上得證據
    • 持續計有方向佔55%,反轉佔45%,有10%的優勢。
    • 資各需是需要更有意義的移動,如5%或10%
  • 市場反應過度說法不正確
    • 在任何特定時間,市場都比較可能繼續原本方向,而比較不會反轉朝不同方向移動。
  • 趨勢的成因
    • 市場以漸進方式吸收資訊
    • 價格因為慣性和懷疑而慢慢改變
    • 價格上漲吸引買家
      • 推斷和假設價格會漲得更高
      • 因為別人在買,所以是好交易
      • 因為別人買而勇氣大增,因為你並不孤單
    • 經濟循環形成市場循環
  • 交易準則
    • 交易前
      • 根據基本面因素形成對市場的判斷
      • 決定投資規模,並設定停損價位
    • 進場
      • 只有在趨勢網正確方向移動時才投資,不要嘗試在下跌的市場撿便宜
      • 投資出現虧損,不要增加部位,不要嘗試攤平
    • 退場
      • 如果價格繼續跌到停損點,便砍掉部位
      • 基本面惡化
      • 趨勢逆轉
  • 別理會價格的雜音
    • 趨勢的標準至少5%至10%,中型公司的趨勢10%,小型20%
  • 別在下跌時買進
    • 市場通常比預期走的還遠
    • 市場波動具趨勢性。
  • 趨勢確立之後進場
    • 市場仍有模式和變異可循
    • 市場對結構性的影響反應緩慢
    • 小公司在股票市場提供最好的機會
  • 加碼賺錢的交易,而非虧錢的交易
  • 別採用目標價格或時間限制
    • 趨勢逆轉才退場
  • 根據基本面調整部位
    • 如果基本面不變,就等趨勢反轉,才出清賺錢部位
  • 趨勢交易模型
    • 等候價格趨勢形成,然後跟隨趨勢買進或賣出
    • 抱緊部位,直到趨勢備有意義的反轉打破時才砍部位。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勝券在握

其實這本書,感覺上寫的有點雜,比上一本講巴非特的書更難懂,兩個講的東西其實是一致的。投資原則便是先選產業,再選公司,慎選時機進場。只買了解的企業是價值投資一貫的原則。價值投資的書大概就先看到這裡了,彼得林區不知道是屬於那一類的,接下來大概會看這部份的書。暫時的目標是把杜金龍介紹的書單看完,真的還不少。接下來的投資會以巴菲特的方法來做,感覺上這比較適合我,練習把漲跌不當一回事,對我而言真的很重要。期權大概不會再玩了,買了以後一直在看漲跌,令人受不了。工作時都不能專心。 就價值投資人而言,真的不需要我們的產品,因為第一點就把我們程式特性打死,不理會股票市場的漲跌,這樣報價功能就沒什麼意義了,價值投資根本不需要技術分析,除非我們能提供相關價值投資的資訊,但我們基本分析真的很爛,看不到什麼資料。有機會我來思考一下價值投資到底要什麼資料,能不能把他寫成一個可運用的程式。 以下是我認為重要的書摘,其實這也只包含最後一章,我認為也只有這章值得做書摘。 巴非特相信使用短期價格來判斷一家公司的成功與否是愚蠢的。取而代之的是,他要公司向他報告因經濟實力成長所獲得的價值,一年一次,他固定檢查幾個變數: 初始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營運毛利、負債水準與資本支出需求的變化。 該公司的現金產生能力。 如果這些經濟指標正在進展,他知道長期下來,結果會反應在股價上。短期之內,股價所發生的是是不合常理的。 投資策略 不理會股票市場每日的漲跌 不擔心經濟情勢。 買下一家公司,而不是股票 管理企業的投資組合 巴非特原則 企業原則 這家企業是簡單且可以了解的 了解一家企業如何產生利潤的相關經濟活動。 這家企業的營運歷史是否穩定 他必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這家企業的長期發展前景是否看好 市場特許權,五力分析 經營原則 經營者是否理性 理性的經營者將只會把多餘的現金,投資在那些產生較資本成本報酬率為高的計畫裡。 經營者對他的股東是誠實坦白的 報告時能知道營業部門如何營業,坦承失敗,了解公司的目的是使股東權益報酬率達到最大。 經營者是會盲從其他法人機構的行為 當心『其他公司也這麼做,一定沒問題』為自己行為辯護的經營者。衡量經營者競爭力的一個方法是,看他們如何運用自己的思考能力以避免依附群眾心理。 財務原則 把重點集中...

10/17部會心得

其實部會一開完,我就想寫了,只是最近沉迷於小說,直到今天才有開始動工的心情。 業務的報告部份就不要講了,一點都不感興趣,講的好像會大賣的樣子,薪水有增加再說啦! 技術方面, DQ 做的功能好像挺有意思的,不過感覺上沒人看出他的價值,不過我覺得最佳的 UI 還是 vs 2005 為主,如果要研發基底的 UI 我覺得要以類 VS 為目標。金融網的東西也令人興奮,我本來就覺得網頁的東西潛力無窮,雖然是抄的,不過覺得還不錯,網頁互抄比 AP 互抄容易多了,很多 AP 的功能要模擬出來,真的比想像中難太多了。雖然金融網聽到最後我睡著了,但我非常期待他下一版能帶來什麼。好吧!說一下我們這邊技術心得,看起來炫,但是我一點都不心動,因為我想不到這東西能增加我們產品的價值嗎? 這場部會最棒的是最後副總的報告,這是第一次瞭解整個產業環境與我們的應對方法,這樣我才清楚為什麼要成立那麼多非資訊本業部門,金融網成立的原因何在,產業鏈垂直整合的價值在哪裡。但是會像如規劃中的成功嗎?其實從旁觀察規劃與現在實際的運作,我抱的期望沒那麼大,不過這是有意思的夢,就看能不能實現囉! 不過在會中,我就想到一個我覺得可以配合上我們的產業架構,而且還不錯的商業模式,這也是我想寫這篇心得的原因。 在副總的報告中,提到金融網是為了提供一個入門的金融資訊,接觸最底層不付費的又想看金融資訊的民眾,其實我想到更進階的是接觸所有上網的人。而這功能結合 43thing 與財務規劃(參考 到底要賺多少錢才能退休呢? )你要作這些你想要做的事情(如遊學、旅遊)或退休,你到底要賺多少錢,然後開始洗腦光靠上班的死薪水是達不成這些目的的,所以要開始投資,投資如何規劃,就是要買我們的金融產品,一步一步引君入彀。這功能主要的對象就不只是想投資的人,而是所有的人,只要你心中有任何的夢想,而這夢想需要錢來達成,就需要這個工具。這就是把基底做的更大,個體經濟學常用的互補效應。所以這功能包含紀錄你要達成的夢想,財務管理包含薪資增加目標、稅務、相關的投資規劃與風險等。目標就是吸引所有人來理財、投資。 另一方面,我想倒也有一些人就是他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學如何投資或操作股票,他們只想跟老師聽名牌,那這個就可以結合 blog 的功能來作,吸引一些老師來 blog 建立個人投資說明,開發一個跟單工具,這跟單工具可以比較所...

Slim Diray 3/6

飲食:早餐/火腿蛋吐司三明治+350g優酪乳;午餐/三杯雞飯;晚餐/鴨肉飯+500g巧克力牛奶。晚餐7點半前吃。 運動:無 體重: -10.6 公斤 (與前日輕0.4kg) 71.4 公斤 就寢時間:2:00 檢討:今天沒做運動,ㄟ到輕了0.4kg,吃的量跟昨天差不多,今天反而輕了,經驗談便是盤整不需理由,靜待突破反壓。 原本想低調,不想寫聯誼的。不過這場聯誼出乎意料的好玩,所以記錄一下。因為身為活動組組長的我,本來沒有啥動力安排什麼遊戲,剛開始覺得奇怪,Jim幹嘛安排在大魯閣,這樣聯誼要怎樣進行??果然自我介紹完,就換代幣去玩棒壘球了,而棒壘球,是一個人專心再打,大家就無聊的等位置,又Victor手傷沒辦法打,在一旁也不知道幹嘛。後來大家幾乎各自散開找位置打球或完投準,第一次提領的20枚代幣用完後,Jim就提議上去二樓玩,原來二樓也是用代幣玩的,終於感覺代幣沒有換太多,幾個小遊戲還蠻好玩的,中間我覺得最適合的聯誼遊戲是打桌球,裡面是投兩枚代幣,可以玩30分鐘,重點是兩個人在打,其他人就可以聊天,聯誼到那時刻終於有聊天的機會了,其實遊戲玩開後,聊天就比較自然一點,玩了兩輪桌球,也就是一小時,該聊的也都聊了吧,最後是打撞球,分隊打,大家技術都很爛,最後幾乎全靠自由球清檯。 而這場聯誼Jim找他的發光點了,對嘛!桌球系隊,不秀桌球的絕技,就浪費了,打球中間還教了靜郁幾手。對了!欣怡也是系隊的,我想他們很適合私底下切磋球技,哈!我有馥菁化的趨勢喔!相對今天我就比較低調了,多天的訓練似乎沒啥用,講話沒啥笑點,沒啥梗可以用,對話也不容易接下去,一整個遜掉了,而我自己對話,有很大的問題,眼神會亂飄,都是對話完畢,我才驚覺自己這個毛病又犯了,這樣感覺好像沒誠意。今天被講年記看起比較小,可是我每次照鏡子都覺得自己很糙老的,還說我娃娃臉!既然被這樣稱讚了,當然要回說妳看起來也比我小啊!嗯!沒玩配對遊戲,幾個之前預訂的聯誼獎勵,就不知道怎麼送了,我還是自肥好了。看大家有沒有機會發展下去,好像大家都無疾而終,只有我會主動再連絡,但是每個女的都連絡,又被講花心,嚇!我又沒對人家怎樣!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