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致母親的一封信

母親:

會寫這封信,是一個假日早上六點多的一通電話,奶奶原本要求我寫信給您,關於哪件事,也就是爸爸常抱怨的那件事,這是個難解的問題,您也知道我們也多次談論這件事,但是很多想法我並沒有完全表達。造成這樣的情況,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貢獻,不是那一個人得負完全的責任,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沒有干係。並且基於奶奶的提醒,我也才想到,或許利用寫信更可以把事情與想法更清晰的表達,因此我也會寫封信給爸爸,對雙方我都會針對這個情形,從我瞭解到造成此種情況的所有因素來表達我的想法與意見。我的最基本想法,沒有絕對的對或錯,只有對對方的想法能不能諒解與接不接受對方的行為。

爸爸跟奶奶抱怨什麼,我想您也一清二楚。不外是假日一到就不在家,就會去台中,家務都不做,老爸抱怨要自己洗床單、自己洗衣。三餐自己解決。我當然知道您的想法,您想追求您的認同、信仰,在哪裡您知道您的價值。您能追求您的快樂,您也感到快樂,我也很高興。但是我希望你與爸爸之間能有更好的溝通,把心中的不認同能坦白委婉的說出來。我認為會造成這樣的情況,主因是互相的不信任與不能容忍。

他對我常抱怨的幾個點,

一到假日就不在家,好像迫不及待就去台中,一點都不想留在家。
不做家務,關於打掃、洗衣、煮飯等。寧願去廟裡忙,也不作家務。
去台中,交通費或捐助信仰的錢太多,浪費錢。

從老爸的觀點來看,你好像不似一個為人妻子該做的事,不做家務等工作,一到假日就離開家,把家裏當旅館一樣,反而台中才是假日趕回去的家一樣。而他也不喜歡,廟裡相關的人,他認為沒有水準,您跟他們稱兄道弟,行為也太曖昧了。他認為他賺到的錢你都拿去台中花,捐助廟裡面,他很省只坐公車,買和用的東西都是便宜貨,您卻這樣花費,他非常不能諒解。

我的觀點,煮飯、洗衣、洗床單等家務並不是一定夫婦固定哪一方才能做,但是如果原本是固定一方做,想要改為各別自己做,我覺得應該要事先溝通,而不是等到對方餓了,衣服髒到沒衣服穿了、床單太髒了才自己洗。事先協調、溝通是很重要的事,在我認識的同事的夫妻,由於雙方都有各自的工作,工作也都不輕鬆,關於家務就採用分工的方式,哪些事情由誰或誰負責。跟他們談,也談到說,關於髒與亂的定義,夫婦剛同居時各自有各自的看法,一個認為這樣就很髒、很亂,另外一個卻不,只要生活在一起便要容忍、接受對方的想法,明確的協調至一個雙方都可接受的看法。協調到一致的看法後,就算你去廟裡忙,您有把您該做的家務都做完,那麼我想他應該也沒有藉口了吧。關於去台中這件事,爸爸認為您一放假就去太誇張,如果您認為在家裏只是做家務、被他使喚來、使喚去,為何不說明這是您不想待在家裡的因素,如果爸爸想要你假日在家,應該想想你們可以做什麼事。關於第三點浪費錢,這點我覺得,這一點關於夫婦雙方都要有一定協議,一個月能花多少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覺得這根本是新婚夫婦才會遇到的問題,但是因為家裏之前與現在的經濟因素不同了,我想之前爸爸不會管你花多少錢,但是現在狀況不是很好,就開始會開始猜你到底花多少在這上面了。就我接觸四周人的看法,以雙方都有賺錢能力的夫婦而言,通常會有一定的個人的零用金,例如我的主管,他的錢都是老婆在管,他每個月只有6000的零用金(看戶頭,如果戶頭還有錢,也只會填滿到6000),他可是年薪近百萬的人,他一年自己可運用的資金,最多也才七萬二。對他們而言,資金的運用是有規劃的,他們也有房貸,也有投資股票,為了更好的未來因此他們只能限定自己的慾望,當然他也有一些公關費用,應該是可以報帳的,譬如說請同事或下屬吃飯,一個月只有六千還要做一些公關他可能活不下去。我想說得是如果您對對方運用資金有疑問,就應該公開透明化,存摺放在同一各地方,讓兩人都知道資金運用的情形,總共還剩多少錢,而且有個很大的問題你們雙方對認知還有少債務,有很大的差距,我們的債務還剩多少,有哪些債務是優先要還的,有哪些隱藏性債務與費用(例如欠稅、可能不用還的,丞宏與漪佩的學費、生活費與家裏水電費等),請你一一列出所有債務細項來,與爸爸討論,每個月的資金需求大約是多少,已經在還的,還沒還的,現在沒有在規劃要還的與持續產生的費用。並且計算所有可能的收入,超市賣水的盈餘、房租收入等收入。收入與支出明朗後,扣除相關支出,就可以知道每個月最多可運用的資金是多少了,並且請您計算一下,每個月去台中的交通費(油費、)與香油錢。這樣可以說明您並沒有花太多金額在此上。配合存簿來證明您的計算與花費是合理的。

在溝通裡,坦承是最重要的,明白告知雙方未知的資訊,一昧的指責對方沒有意義,如果您覺得如果您覺得很累沒有辦法做家事,或者您認為他也該分攤家務的時候,請明確告訴您的想法與認知,共同決定之後該怎麼做,每個人做完自己該做的事情再去做想做的事。處於模糊不清的階段,並沒有比較好。

關於去台中的問題,希望您能體諒他的感受,他不認同您信仰的價值,他不認為拜拜要去那麼遠,他認為只要虔心向善,在哪裡都可以。做一個妻子,一個禮拜有兩至三天不在家,每天在家也沒什麼溝通,我想不是一個丈夫可以忍受的,他的抱怨與不認同你信仰,對我來說是可以理解的。我的建議是你能和他關於信仰與生活能討論到一個雙方都可接受的平衡點嗎?能去的頻率少一點,增加相處的時間嗎?或者一起去呢?

我並不是那種勸合不勸離的人,那種第三方強力撮合不合適的兩人的芭樂戲劇看太多,我並不認同那強力撮合的第三方。但我也不是說會拆散人的人,我的想法是,這些問題並不是不能解決,但為什麼不能坐下來好好的談呢。談論最重要的目的,是達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而不是互相的謾罵,指責對方。如果對方做了什麼您不能接受的事,不要謾罵,把心理的感覺講出來,譬如說,煮飯給爸爸吃後,他吃完不收拾,還把桌上弄得很亂,請說出您感受,你覺得心情不好,如果爸爸能夠幫你洗碗,並把桌子收拾乾淨您會很高興。雙方的感情培養,我不能置喙,我最多只能在旁搖旗吶喊罷了。

整理一下我認為的幾個重點。

  • 請協調出對家務的認知與想法。
  • 透明現在財務與說明債務的歸還規劃與現行作法。
  • 請加強兩人之間的互動,說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流於謾罵。
  • 對於信仰請協調出一個平衡點。

無論如何,我希望你們快樂,但是因為一個人的行為造成另一個人不快樂,這我可不願意看到。我再重複我的觀點,我並沒有認為你們兩方面,誰對誰錯,但是卻該協調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觀點與作法。這封信同時也會寄給爸爸,你應該也會收到我寫給爸爸的信,希望這兩封信能夠幫助到你們,不管你們做什麼樣的決定,我都尊重你們的決定,也永遠愛你們。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勝券在握

其實這本書,感覺上寫的有點雜,比上一本講巴非特的書更難懂,兩個講的東西其實是一致的。投資原則便是先選產業,再選公司,慎選時機進場。只買了解的企業是價值投資一貫的原則。價值投資的書大概就先看到這裡了,彼得林區不知道是屬於那一類的,接下來大概會看這部份的書。暫時的目標是把杜金龍介紹的書單看完,真的還不少。接下來的投資會以巴菲特的方法來做,感覺上這比較適合我,練習把漲跌不當一回事,對我而言真的很重要。期權大概不會再玩了,買了以後一直在看漲跌,令人受不了。工作時都不能專心。 就價值投資人而言,真的不需要我們的產品,因為第一點就把我們程式特性打死,不理會股票市場的漲跌,這樣報價功能就沒什麼意義了,價值投資根本不需要技術分析,除非我們能提供相關價值投資的資訊,但我們基本分析真的很爛,看不到什麼資料。有機會我來思考一下價值投資到底要什麼資料,能不能把他寫成一個可運用的程式。 以下是我認為重要的書摘,其實這也只包含最後一章,我認為也只有這章值得做書摘。 巴非特相信使用短期價格來判斷一家公司的成功與否是愚蠢的。取而代之的是,他要公司向他報告因經濟實力成長所獲得的價值,一年一次,他固定檢查幾個變數: 初始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營運毛利、負債水準與資本支出需求的變化。 該公司的現金產生能力。 如果這些經濟指標正在進展,他知道長期下來,結果會反應在股價上。短期之內,股價所發生的是是不合常理的。 投資策略 不理會股票市場每日的漲跌 不擔心經濟情勢。 買下一家公司,而不是股票 管理企業的投資組合 巴非特原則 企業原則 這家企業是簡單且可以了解的 了解一家企業如何產生利潤的相關經濟活動。 這家企業的營運歷史是否穩定 他必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這家企業的長期發展前景是否看好 市場特許權,五力分析 經營原則 經營者是否理性 理性的經營者將只會把多餘的現金,投資在那些產生較資本成本報酬率為高的計畫裡。 經營者對他的股東是誠實坦白的 報告時能知道營業部門如何營業,坦承失敗,了解公司的目的是使股東權益報酬率達到最大。 經營者是會盲從其他法人機構的行為 當心『其他公司也這麼做,一定沒問題』為自己行為辯護的經營者。衡量經營者競爭力的一個方法是,看他們如何運用自己的思考能力以避免依附群眾心理。 財務原則 把重點集中...

10/17部會心得

其實部會一開完,我就想寫了,只是最近沉迷於小說,直到今天才有開始動工的心情。 業務的報告部份就不要講了,一點都不感興趣,講的好像會大賣的樣子,薪水有增加再說啦! 技術方面, DQ 做的功能好像挺有意思的,不過感覺上沒人看出他的價值,不過我覺得最佳的 UI 還是 vs 2005 為主,如果要研發基底的 UI 我覺得要以類 VS 為目標。金融網的東西也令人興奮,我本來就覺得網頁的東西潛力無窮,雖然是抄的,不過覺得還不錯,網頁互抄比 AP 互抄容易多了,很多 AP 的功能要模擬出來,真的比想像中難太多了。雖然金融網聽到最後我睡著了,但我非常期待他下一版能帶來什麼。好吧!說一下我們這邊技術心得,看起來炫,但是我一點都不心動,因為我想不到這東西能增加我們產品的價值嗎? 這場部會最棒的是最後副總的報告,這是第一次瞭解整個產業環境與我們的應對方法,這樣我才清楚為什麼要成立那麼多非資訊本業部門,金融網成立的原因何在,產業鏈垂直整合的價值在哪裡。但是會像如規劃中的成功嗎?其實從旁觀察規劃與現在實際的運作,我抱的期望沒那麼大,不過這是有意思的夢,就看能不能實現囉! 不過在會中,我就想到一個我覺得可以配合上我們的產業架構,而且還不錯的商業模式,這也是我想寫這篇心得的原因。 在副總的報告中,提到金融網是為了提供一個入門的金融資訊,接觸最底層不付費的又想看金融資訊的民眾,其實我想到更進階的是接觸所有上網的人。而這功能結合 43thing 與財務規劃(參考 到底要賺多少錢才能退休呢? )你要作這些你想要做的事情(如遊學、旅遊)或退休,你到底要賺多少錢,然後開始洗腦光靠上班的死薪水是達不成這些目的的,所以要開始投資,投資如何規劃,就是要買我們的金融產品,一步一步引君入彀。這功能主要的對象就不只是想投資的人,而是所有的人,只要你心中有任何的夢想,而這夢想需要錢來達成,就需要這個工具。這就是把基底做的更大,個體經濟學常用的互補效應。所以這功能包含紀錄你要達成的夢想,財務管理包含薪資增加目標、稅務、相關的投資規劃與風險等。目標就是吸引所有人來理財、投資。 另一方面,我想倒也有一些人就是他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學如何投資或操作股票,他們只想跟老師聽名牌,那這個就可以結合 blog 的功能來作,吸引一些老師來 blog 建立個人投資說明,開發一個跟單工具,這跟單工具可以比較所...

Slim Diray 3/6

飲食:早餐/火腿蛋吐司三明治+350g優酪乳;午餐/三杯雞飯;晚餐/鴨肉飯+500g巧克力牛奶。晚餐7點半前吃。 運動:無 體重: -10.6 公斤 (與前日輕0.4kg) 71.4 公斤 就寢時間:2:00 檢討:今天沒做運動,ㄟ到輕了0.4kg,吃的量跟昨天差不多,今天反而輕了,經驗談便是盤整不需理由,靜待突破反壓。 原本想低調,不想寫聯誼的。不過這場聯誼出乎意料的好玩,所以記錄一下。因為身為活動組組長的我,本來沒有啥動力安排什麼遊戲,剛開始覺得奇怪,Jim幹嘛安排在大魯閣,這樣聯誼要怎樣進行??果然自我介紹完,就換代幣去玩棒壘球了,而棒壘球,是一個人專心再打,大家就無聊的等位置,又Victor手傷沒辦法打,在一旁也不知道幹嘛。後來大家幾乎各自散開找位置打球或完投準,第一次提領的20枚代幣用完後,Jim就提議上去二樓玩,原來二樓也是用代幣玩的,終於感覺代幣沒有換太多,幾個小遊戲還蠻好玩的,中間我覺得最適合的聯誼遊戲是打桌球,裡面是投兩枚代幣,可以玩30分鐘,重點是兩個人在打,其他人就可以聊天,聯誼到那時刻終於有聊天的機會了,其實遊戲玩開後,聊天就比較自然一點,玩了兩輪桌球,也就是一小時,該聊的也都聊了吧,最後是打撞球,分隊打,大家技術都很爛,最後幾乎全靠自由球清檯。 而這場聯誼Jim找他的發光點了,對嘛!桌球系隊,不秀桌球的絕技,就浪費了,打球中間還教了靜郁幾手。對了!欣怡也是系隊的,我想他們很適合私底下切磋球技,哈!我有馥菁化的趨勢喔!相對今天我就比較低調了,多天的訓練似乎沒啥用,講話沒啥笑點,沒啥梗可以用,對話也不容易接下去,一整個遜掉了,而我自己對話,有很大的問題,眼神會亂飄,都是對話完畢,我才驚覺自己這個毛病又犯了,這樣感覺好像沒誠意。今天被講年記看起比較小,可是我每次照鏡子都覺得自己很糙老的,還說我娃娃臉!既然被這樣稱讚了,當然要回說妳看起來也比我小啊!嗯!沒玩配對遊戲,幾個之前預訂的聯誼獎勵,就不知道怎麼送了,我還是自肥好了。看大家有沒有機會發展下去,好像大家都無疾而終,只有我會主動再連絡,但是每個女的都連絡,又被講花心,嚇!我又沒對人家怎樣!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