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巴菲特原則

看完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和非常潛力股後,再看集兩位作者大成的巴菲特,讓我對價值投資更有感覺,只是看完後,突然回想台灣有那種適合巴菲特原則的股票嗎?鴻海、統一可能是吧,他的獨占性質讓我印象深刻。

對比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和非常潛力股,巴菲特原則較特別的一點是,獨占消費的原理和扣稅因素,獨占消費是造成持續成長的原因,賣出股票獲利必須考慮扣稅問題,可是現行國內除了股利之外好像沒有對股票投資獲利苛稅,還得再思考一下。

書摘

思考的基本方式

  • 你付出的買價決定投資報酬率的高低。
  • 為了決定你的投資報酬率,你必須先能合理地推算企業的未來盈餘。

分析變數

  • 每年每股盈餘數字
  • 他的可預測性
  • 股票市價

一個二流的企業最有可能仍舊是二流的企業,而投資人的結果也可能是二流的。

商品型企業(價值低)

  • 低利潤
  • 低回收率
  • 缺乏對品牌的忠誠度
  • 大量的生產者
  • 實質生產力過剩
  • 變化不定的利潤
  • 收益幾乎完全仰賴管理階層有效運用公司的資產。

消費獨占確認

如果一個人擁有數十億美元,以及全美最優秀的前50位經理人員,他能建立一家企業然後成功的與問題中的企業競爭嗎?如果是「不」,這家公司有某種強大的消費獨占特性保護著。

找出值得投資的優質企業

  • 該公司是否具有明顯的市場獨占特質。
  • 該公司的獲利是否很強,而且呈現成長的局面?
  • 該公司是否採取較保守的財務策略?
  • 該公司是否能經常維持高股東權益報酬率?
  • 該公司是否保留他的盈餘?
  • 該公司要花費多少成本才㡪維持現行的營運?
  • 該公司是否能自由運用保留盈餘,並轉投資在其他新的企業,或者用以擴充營運,或者購回自家公司股票?而該公司的營運管理階層處理上述問題的能力?
  • 該公司是否能任意調整其產品價格以反應通膨壓力?
  • 公司運用保留盈餘所帶來的附加價值是否能增加該公司股票的市值?

「過橋收費」概念企業

  • 能生產使用率很高且耐久性短的產品的企業,但這些多半是耳熟能詳的消費性品牌,所以商家都必須販售這些商品以維持基本營運量。(可口可樂)
  • 能提供重複性服務的傳播事業,也是廠商必須利用來說服大眾購買其產品的工具。(ABC電視網)
  • 能提供一般大眾與企業持續需要的重複消費服務的企業。(美國運通)

具有企業主眼光的經理人

  • 將資產分配在獲利高的投資上。
  • 盡可能保持高資產報酬率。
  • 如果沒有更好的投資機會,把保留盈餘當股利配發出去,或用來買回自家股票。

如果你已經證實某家公司具有營運良好或者消費獨占特性或兩者兼具,就可以預期該公司一定可以在經濟不景氣的狀況下生存下去,一旦度過這個時期,將來的營運表現一定比過去更好。

你所設定的投資報酬率最起碼要等於通貨膨脹率加上所得稅率,才是其對實質財富所造成的抵減幅度。

企業財務測試

  • 預估企業盈餘
  • 決定期初報酬率
  • 決定每股成長率
  • 和公債比較決定一家公司價值

不要在意一家公司來年可以賺多少,而看重這家公司10年內可以賺多少。

好企業能抓牢客戶,持續為股東賺取高盈餘,就算本益比非常高,也往往還是合算的買賣。

本益比,用過去10年的平均最合適。

以某價位買入買公司股票,在已知的公司資料中,他的10年預期年報酬率會是多少?決定預期報酬率後。在將他與其他投資機會的報酬率以及超越通貨膨脹率必須的報率合併考慮。

針對特定期間內該事業的每股保留盈餘,與一段時間內每股盈餘的成長相比較。

只在正式公告出售或合併之後才會著手進行投資套利。

先檢視該公司然後在由市場價格決定是否買進。

個案分析步驟

  1. 是否消費獨占
  2. 如何營運
  3. 財務狀況是否嚴謹
  4. 是否賺錢,前景是否看好
  5. 資金分配只限在他專門知識領域上。
  6. 是否買回庫藏股
  7. 運用保留盈餘
  8. 資產報酬率在平均值以上
  9. 不受拘束地因應通貨膨脹調整價格
  10. 是否需要將大筆資金消耗在持續更新公司的廠房或設備上

價格分析

  • 期初報酬率與政府公債的相對價值。
  • 是愈投資的股票為「股權債券」。
  • 過去每股盈餘的成長預估每年的複利報酬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勝券在握

其實這本書,感覺上寫的有點雜,比上一本講巴非特的書更難懂,兩個講的東西其實是一致的。投資原則便是先選產業,再選公司,慎選時機進場。只買了解的企業是價值投資一貫的原則。價值投資的書大概就先看到這裡了,彼得林區不知道是屬於那一類的,接下來大概會看這部份的書。暫時的目標是把杜金龍介紹的書單看完,真的還不少。接下來的投資會以巴菲特的方法來做,感覺上這比較適合我,練習把漲跌不當一回事,對我而言真的很重要。期權大概不會再玩了,買了以後一直在看漲跌,令人受不了。工作時都不能專心。 就價值投資人而言,真的不需要我們的產品,因為第一點就把我們程式特性打死,不理會股票市場的漲跌,這樣報價功能就沒什麼意義了,價值投資根本不需要技術分析,除非我們能提供相關價值投資的資訊,但我們基本分析真的很爛,看不到什麼資料。有機會我來思考一下價值投資到底要什麼資料,能不能把他寫成一個可運用的程式。 以下是我認為重要的書摘,其實這也只包含最後一章,我認為也只有這章值得做書摘。 巴非特相信使用短期價格來判斷一家公司的成功與否是愚蠢的。取而代之的是,他要公司向他報告因經濟實力成長所獲得的價值,一年一次,他固定檢查幾個變數: 初始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營運毛利、負債水準與資本支出需求的變化。 該公司的現金產生能力。 如果這些經濟指標正在進展,他知道長期下來,結果會反應在股價上。短期之內,股價所發生的是是不合常理的。 投資策略 不理會股票市場每日的漲跌 不擔心經濟情勢。 買下一家公司,而不是股票 管理企業的投資組合 巴非特原則 企業原則 這家企業是簡單且可以了解的 了解一家企業如何產生利潤的相關經濟活動。 這家企業的營運歷史是否穩定 他必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這家企業的長期發展前景是否看好 市場特許權,五力分析 經營原則 經營者是否理性 理性的經營者將只會把多餘的現金,投資在那些產生較資本成本報酬率為高的計畫裡。 經營者對他的股東是誠實坦白的 報告時能知道營業部門如何營業,坦承失敗,了解公司的目的是使股東權益報酬率達到最大。 經營者是會盲從其他法人機構的行為 當心『其他公司也這麼做,一定沒問題』為自己行為辯護的經營者。衡量經營者競爭力的一個方法是,看他們如何運用自己的思考能力以避免依附群眾心理。 財務原則 把重點集中...

10/17部會心得

其實部會一開完,我就想寫了,只是最近沉迷於小說,直到今天才有開始動工的心情。 業務的報告部份就不要講了,一點都不感興趣,講的好像會大賣的樣子,薪水有增加再說啦! 技術方面, DQ 做的功能好像挺有意思的,不過感覺上沒人看出他的價值,不過我覺得最佳的 UI 還是 vs 2005 為主,如果要研發基底的 UI 我覺得要以類 VS 為目標。金融網的東西也令人興奮,我本來就覺得網頁的東西潛力無窮,雖然是抄的,不過覺得還不錯,網頁互抄比 AP 互抄容易多了,很多 AP 的功能要模擬出來,真的比想像中難太多了。雖然金融網聽到最後我睡著了,但我非常期待他下一版能帶來什麼。好吧!說一下我們這邊技術心得,看起來炫,但是我一點都不心動,因為我想不到這東西能增加我們產品的價值嗎? 這場部會最棒的是最後副總的報告,這是第一次瞭解整個產業環境與我們的應對方法,這樣我才清楚為什麼要成立那麼多非資訊本業部門,金融網成立的原因何在,產業鏈垂直整合的價值在哪裡。但是會像如規劃中的成功嗎?其實從旁觀察規劃與現在實際的運作,我抱的期望沒那麼大,不過這是有意思的夢,就看能不能實現囉! 不過在會中,我就想到一個我覺得可以配合上我們的產業架構,而且還不錯的商業模式,這也是我想寫這篇心得的原因。 在副總的報告中,提到金融網是為了提供一個入門的金融資訊,接觸最底層不付費的又想看金融資訊的民眾,其實我想到更進階的是接觸所有上網的人。而這功能結合 43thing 與財務規劃(參考 到底要賺多少錢才能退休呢? )你要作這些你想要做的事情(如遊學、旅遊)或退休,你到底要賺多少錢,然後開始洗腦光靠上班的死薪水是達不成這些目的的,所以要開始投資,投資如何規劃,就是要買我們的金融產品,一步一步引君入彀。這功能主要的對象就不只是想投資的人,而是所有的人,只要你心中有任何的夢想,而這夢想需要錢來達成,就需要這個工具。這就是把基底做的更大,個體經濟學常用的互補效應。所以這功能包含紀錄你要達成的夢想,財務管理包含薪資增加目標、稅務、相關的投資規劃與風險等。目標就是吸引所有人來理財、投資。 另一方面,我想倒也有一些人就是他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學如何投資或操作股票,他們只想跟老師聽名牌,那這個就可以結合 blog 的功能來作,吸引一些老師來 blog 建立個人投資說明,開發一個跟單工具,這跟單工具可以比較所...

Slim Diray 3/6

飲食:早餐/火腿蛋吐司三明治+350g優酪乳;午餐/三杯雞飯;晚餐/鴨肉飯+500g巧克力牛奶。晚餐7點半前吃。 運動:無 體重: -10.6 公斤 (與前日輕0.4kg) 71.4 公斤 就寢時間:2:00 檢討:今天沒做運動,ㄟ到輕了0.4kg,吃的量跟昨天差不多,今天反而輕了,經驗談便是盤整不需理由,靜待突破反壓。 原本想低調,不想寫聯誼的。不過這場聯誼出乎意料的好玩,所以記錄一下。因為身為活動組組長的我,本來沒有啥動力安排什麼遊戲,剛開始覺得奇怪,Jim幹嘛安排在大魯閣,這樣聯誼要怎樣進行??果然自我介紹完,就換代幣去玩棒壘球了,而棒壘球,是一個人專心再打,大家就無聊的等位置,又Victor手傷沒辦法打,在一旁也不知道幹嘛。後來大家幾乎各自散開找位置打球或完投準,第一次提領的20枚代幣用完後,Jim就提議上去二樓玩,原來二樓也是用代幣玩的,終於感覺代幣沒有換太多,幾個小遊戲還蠻好玩的,中間我覺得最適合的聯誼遊戲是打桌球,裡面是投兩枚代幣,可以玩30分鐘,重點是兩個人在打,其他人就可以聊天,聯誼到那時刻終於有聊天的機會了,其實遊戲玩開後,聊天就比較自然一點,玩了兩輪桌球,也就是一小時,該聊的也都聊了吧,最後是打撞球,分隊打,大家技術都很爛,最後幾乎全靠自由球清檯。 而這場聯誼Jim找他的發光點了,對嘛!桌球系隊,不秀桌球的絕技,就浪費了,打球中間還教了靜郁幾手。對了!欣怡也是系隊的,我想他們很適合私底下切磋球技,哈!我有馥菁化的趨勢喔!相對今天我就比較低調了,多天的訓練似乎沒啥用,講話沒啥笑點,沒啥梗可以用,對話也不容易接下去,一整個遜掉了,而我自己對話,有很大的問題,眼神會亂飄,都是對話完畢,我才驚覺自己這個毛病又犯了,這樣感覺好像沒誠意。今天被講年記看起比較小,可是我每次照鏡子都覺得自己很糙老的,還說我娃娃臉!既然被這樣稱讚了,當然要回說妳看起來也比我小啊!嗯!沒玩配對遊戲,幾個之前預訂的聯誼獎勵,就不知道怎麼送了,我還是自肥好了。看大家有沒有機會發展下去,好像大家都無疾而終,只有我會主動再連絡,但是每個女的都連絡,又被講花心,嚇!我又沒對人家怎樣!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