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封信(於回覆中)讓我想到兩個小故事,第一個是昨天看書看到, 一夥正在啟奏當今聖上。「今年有何偉大的成就?」皇上問道。程式設計師們私下討論了一會兒,然後回話說,「比起去年,我們今年多修正了50%的bug。」皇上滿臉困惑地看著他們。顯然他並不知道「bug」是什麼。他低聲與宰相商量了一會兒,然後轉向這些程式設計師,面露慍色。「你們犯了品質管制不良之罪。明年起不得再有任何的bug!」他當廷宣下這個聖旨。 當然啦,明年這夥程式設計師再度向皇上奏報時,就完全不提bug的事了。 第二個故事是親身經歷,我在軍中的故事,那時我們科裡為旅上導入門禁系統,因為經費不多,只是一個簡單的紀錄出入管制資料,並列印出來的小系統,在一次留守的午餐上,旅長一時興起說,這些門禁資料,可以用來資料分析,看看那些人出入與實際在營的資料是不是有出入,看看部隊的人員管理問題,要我馬上提出資料分析出來,我就回報說,現在系統沒有統計分析功能,我們會協請廠商開發出此功能,他就說這不是很簡單嗎,只要用excel分析一下就好了,我就說,因為廠商存的格式不同於excel格式,需請廠商提供轉換的工具。聽我連續說了兩次「不可能」,旅長動了肝火,接下來的話可不好聽了。在午餐結束後,同桌的學長說,你幹麼講真話呢,反正這種東西他講爽的,你就先含糊帶過,反正最後也不是你的事。 由這兩個故事,我的感想是誠實不一定是上策,重點是揣摩上意,主管要什麼就給他什麼,不是每個主管都有容人的雅量,你是比干還是魏徵取決於你的主管是紂王還是唐太宗。他如果是個會殺回傳壞消息傳令的將軍,你會講真話嗎?總結一句話,要講真話嗎,It's depands。回想現在知道這個道理的我,如果在當時大概還是會講同樣的話,因為我會猜錯他要的東西,當時我跟旅長真正的接觸不多,大多是公開場合,大家都瞭解公開場合講自己多開明、多能容人私底下卻是另一個人,大所多有。所以我打錯靶了,在沒有認清這個人之前講話還是保守、含糊一點。回頭來看,孵不出綠豆芽的男子這故事,我覺得真正的啟示是什麼,要猜對對方真正的意圖。我並不覺得那些孵出綠豆芽的人有什麼錯了,他們猜錯面試考官的意圖了。我又想到另一個故事: 這是一個程式設計師的面試,面試的考官給這些面試者出了一個程式問題,要他們在最短的時間解決這個問題,有人拿著筆苦思,有人竟然問可不可查書,那考官想了一下,拿了一堆書給他們查...